Diet A to Z --- 膳食養生密碼

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,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,
日積月累,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.
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? 沒關係, 來,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!

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牙齒相關/「拔牙」罕見副作用~乾性齒槽炎

 拔牙」罕見副作用~乾性齒槽炎

不少人以為拔完牙後,只要傷口看似癒合就安全,但拔牙後若出現疼痛加劇、口腔異味明顯等情況,有可能是「乾性齒槽炎」上身,這是1種拔牙後常見併發症,發生率雖不高,但一旦出現,疼痛感通常比拔牙本身還明顯。

3-5天後劇痛延伸至耳朵 伴隨口臭、低燒 速回診

乾性齒槽炎多半發生在下顎智齒拔除後,主要原因是拔牙後,血塊未能正常形成,或過早脫落,導致骨頭暴露在口腔環境中,引起劇烈疼痛與發炎。患者可能出現口腔異味、局部腫脹,嚴重者甚至伴隨頭痛或輕微發燒。


一般情況下,拔牙後的疼痛會隨著傷口逐漸癒合,在2-3天內慢慢減輕,搭配消炎藥、止痛藥物即可控制,但乾性齒槽炎的特徵是:疼痛在拔牙後3-5天反而惡化,而且這種疼痛常常是放射性的,會延伸到耳朵、太陽穴、眼窩或整個下顎區域,疼痛感尤其在夜間特別明顯,可能影響睡眠。

除了強烈疼痛外,乾性齒槽炎患者的傷口常見到「空洞」或「血塊消失」,肉眼可見骨頭或灰白色組織,這與一般拔牙後傷口有完整血塊覆蓋的情況明顯不同。且口腔可能伴隨明顯異味或口臭,周邊牙齦也可能紅腫,嚴重時還會出現頭痛或低燒,這些都是需要提高警覺的警訊,不能單純以為只是「正常的術後不適」。

抽菸、糖尿病患風險高

所以,拔牙後的照護非常重要,術後24小時內應避免大力漱口、頻繁吐口水或使用吸管,也要避免抽菸與飲酒,以免造成血塊脫落。飲食建議以軟質、溫和的食物為主,避免過硬、過辣或過熱的刺激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人拔牙後罹患乾性齒槽炎的風險特別高,像是抽菸者,因為尼古丁會影響血液循環,使血塊不易穩定;口腔衛生狀況不佳的人,也可能因細菌滋生加速血塊分解而導致傷口暴露。

另外,下顎阻生智齒往往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與較大的創口,也因此更容易引起後續併發症;女性在月經期間或使用避孕藥時,因荷爾蒙影響凝血功能,發生率也會較高;而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差的人,則因傷口癒合能力不足,更需要特別留意。

一旦發生乾性齒槽炎,患者往往難以靠自行忍耐度過,應盡快回診,讓醫師清創,並在傷口處放置藥物敷料,藉此保護暴露的骨面、減輕發炎與疼痛。透過藥物覆蓋與適當照護,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能在數天內明顯改善,逐漸恢復正常生活。

更多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