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et A to Z --- 膳食養生密碼

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,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,
日積月累,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.
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? 沒關係, 來,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!

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

癌症/「鼻咽癌」早期症狀及預防

 鼻咽癌」早期症狀及預防

為什麼會得鼻咽癌?」台中睿恩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張進芳醫師指出,許多人誤以為癌症與菸酒習慣有關,但鼻咽癌與菸酒的關聯性小,而且發生成因更為複雜。鼻咽癌發生的主要和以下三大因素有關:

 

基因遺傳:

亞洲人,特別是華南沿海地區(如廣東)及台灣的客家族群,罹患鼻咽癌的風險較高。若一等親內有家族史,更應提高警覺。

 

EB病毒感染:

EB病毒(Epstein-Barr virus)的感染會增加鼻咽癌的發作機率。這種病毒十分常見,幾乎所有人都曾感染過,但僅有少部分人會因此罹癌。


早期症狀不明顯,這些警訊要留意!

鼻咽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,容易被忽略。張進芳醫師提醒,若出現以下症狀,應儘速就醫檢查:

 

單側耳朵悶塞感:

這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,若單側耳朵持續感到悶塞,應有所警覺。

 

頸部不明腫塊:

若在單側脖子摸到不明腫塊,且持續未消,可能是鼻咽癌轉移的警訊。

 

其他症狀:

包含痰中帶血絲、鼻涕含血、單側鼻塞、頭痛、臉麻或視力模糊等,都可能是鼻咽癌的相關症狀。

 

如何篩檢與治療?鼻咽癌並非絕症

張進芳醫師建議,高危險群應每年進行一次「鼻內視鏡檢查」,直接觀察鼻咽部是否有異常腫塊或病灶,檢查過程簡單且不會疼痛。一般只要到醫院耳鼻喉科或耳鼻喉科專科診所,向醫師提到「有鼻咽癌史或高危險因子」,掛號就可以進行檢測。這項檢測在港澳或其他國家都要收費數千元,但台灣高危險群則是「掛號」即可檢查。此外,抽血檢測EB病毒的數值,也能作為參考指標。


轉載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