錯誤一:出汗後猛喝水。
高溫、高濕、低氣壓在天氣本來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,而很多人大汗淋漓後喜歡用猛喝水的方法來解渴,很有可能誘發血壓升高、心衰竭、心絞痛,甚至心梗、腦梗等疾病。
大量出汗後飲水一定要少量多次,而且儘量小口喝,大口猛灌是大忌。一般每小時的補水總量不超過800毫升,每隔15~20分鐘補充150~200毫升,如果運動量不大、出汗不多,補充白開水或淡茶水即可。若剛進行大運動量或長時間鍛煉,大量喝白開水可能造成血漿滲透壓降低,增加排尿量,延緩機體復甦過程,宜喝含電解質及糖分的運動飲料或口服補液鹽。
錯誤二:飲料能代替水。
夏季很多人因口中無味,喜歡喝可樂、汽水、橙汁等飲料來解渴。殊不知,飲料喝起來過癮,但很大程度上不能起解渴的作用。含糖量多的飲料,以及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橙汁等果汁,不僅不易為人體細胞吸收,而且這些成分在體內氧化分解時還要消耗一些水分,導致飲後更加口渴。要想解決口中無味,又能及時補充水分,在夏季可以多喝湯、多喝茶,如綠豆湯、酸梅湯、菊花茶、金銀花茶等。錯誤三:喝啤酒能解暑。
許多人喜歡用啤酒來消暑,夏天人體出汗較多,消耗大,易疲乏,如果再不斷地喝啤酒,由酒精造成的“熱乎乎”感覺會持續不斷,口渴出汗現象將更加嚴重,不僅達不到解暑的目的,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。
啤酒畢竟含有酒精,雖然含量少,但如果一次喝得過多,進入人體的酒精量也與喝白酒差不多。酒精會對胃腸、心臟、肝臟及腎臟造成不良影響,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,且多喝啤酒還潛伏著加重痛風的危險。若喝冰鎮啤酒危害更大。冰鎮啤酒的溫度較人體溫度低20℃~30℃,大量飲用會使胃腸道的溫度急速下降,血流量減少,從而造成生理功能失調,並影響消化功能,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痙攣性腹痛和腹瀉、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。